AI + 讀書 = 沉浸式閱讀

大多數人把 AI 視為加速資訊吸收的工具,比如讓它做摘要,讓我們更快「讀完」一本書。但這其實錯過了一個更重要的機會:「AI 能夠讓閱讀本身變得更深入、更有趣」,甚至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沉浸其中。

幾個我常用的方法

1. 用 AI 做「目錄式摘要」,而非單純濃縮

隨機生成的摘要往往會忽略上下文,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按照書的目錄來做摘要,確保內容的組織方式符合原書架構,而不是讓 AI 片面決定重點。

舉例來說,《輝達之道》這本書描述了黃仁勳如何帶領 NVIDIA 成長,但其中的關鍵事件分散在各個章節。如果你想釐清 NVIDIA 發展的完整脈絡,可以請 AI 依時間順序整理事件,幫你把故事串聯起來,這比單純看摘要更能讓你掌握全貌。

2. AI 幫你「補完」背景資訊

許多書籍會提到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人物,但往往只是點到為止。例如《輝達之道》這本書中有提到的紅杉資本創辦人,但書中只花不到半頁的篇幅提及他。

這時,AI 可以幫你補充這個人的生平、投資哲學,甚至模擬他的思維方式,讓你更深入了解他的影響力。這不只是簡單的維基百科查詢,而是讓你能夠「對話」,你可以直接向 AI 提問,像是「他會如何評價 NVIDIA?」或是「他當年為何投資這家公司?」這讓你能夠跳脫書本的限制,獲得更全面的視角。

3. AI 讓讀書變成一場對話

在我閱讀《輝達之道》的過程中,經常會遇到知識盲點或產生新問題,例如:

「為什麼 NVIDIA 會選擇這個技術路線?」
「這個決策的挑戰是什麼?」
「把產品架構改成 CUDA Core 有多難?」

這些問題在傳統閱讀方式下,你可能需要額外查找資料,甚至找不到清楚的解釋。但現在,你可以直接請 AI 解釋,並根據你的理解程度調整回答方式,如果你是工程師,你可以要求技術細節;如果你只是想理解大概的概念,AI 也能用更直觀的方式解釋。這讓讀書不只是被動吸收,而是一種主動探索的過程。

4. AI 與你觀點碰撞

最後,讀完《輝達之道》後,我一直想起年輕讀過的《創新的兩難》這本書,如果《創新的兩難》的作者克里斯汀生來評論黃仁勳的策略,他會怎麼說?這就像是開了一場專屬於你的高端論壇,你可以邀請各種領域的專家(無論是已故的還是現代的)來討論書中的觀點。

結語:從「速讀」到「沉浸式閱讀」

如果 AI 只是幫助我們更快地讀完一本書,那麼它的價值其實是有限的,甚至可能讓我們錯過真正理解的機會。但如果 AI 能夠讓閱讀變得更深入、更有趣、更互動,它將徹底改變我們吸收知識的方式。

在這樣的閱讀體驗下,AI 不只是你的助手,而是一個能夠幫助你梳理內容、補充背景、解答疑問、甚至模擬專家對話的強大工具。這不只是更好的讀書方式,這是一場知識獲取的革命。

這樣的閱讀體驗,你會選擇放棄嗎?
--
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:訂閱免費電子報


我的線上課: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,歡迎大家報名

關於作者:Mr.PM 下午先生

敏捷式產品成長:數據試算 + 迭代調整,精準達成目標

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,光有成長目標還不夠,關鍵在於如何敏捷地適應變化,並找到最有效的提升策略。

你的產品活躍用戶數是否一直無法突破?Retention(留存)和獲客策略該如何平衡?如果你曾經在這些問題上卡關,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數據試算表,還有使用方法,幫助你不用再拍腦袋做決策,透過一張試算表,你就能快速驗證假設,靈活調整策略,讓活躍用戶穩步成長!
閱讀全文

流量策略的三構面

在現今的數位時代,無論是產品、服務還是內容,流量都是企業發展的命脈。然而,如何將流量轉化為資產,並推動成長的飛輪,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。本文將從三個構面來探討流量管理:流量來源、流量沉澱為資產,以及資產如何推動飛輪運轉。

閱讀全文

次郎壽司食記 (愛飯團東京美食團), 吃美食也能再更上一層樓?

2017年光臨次郎壽司,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,但我的食記怎麼也寫不過詹宏志大大這一篇:關於次郎壽司,重點或許不在於「好不好吃」⋯⋯。所以我今天借題發揮,用標題騙大家進來,今天更想寫寫「吃美食」這件事如何再更上一層樓。我覺得我寫的角度很「獵奇」,請大家看完不要把我當神經病就是…XD。
閱讀全文

東方快車謀殺案 與 換位思考

東方快車謀殺案,原本以為就是一個偵探解謎電影,有人被殺了,火車上又算是密室,人人都有嫌疑。所以套句柯南的話說,這就是一個密室殺人案件。

這部電影精彩的地方在哪呢?是主角赫丘勒·白羅近似神的觀察和推理能力?還是人人有嫌疑,但個個沒把握的緊張感?都是,但這都太一般了,都是一般人在進電影院就可以想到的,只是用這些觀點來拍片,這部片不會很厲害的。

—以下爆雷—
閱讀全文

創業前要打的五支預防針

(本文為廠商合作專案,作者另領有微薄稿酬。特此公告。)

「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 台北人力銀行」主辦的「走吧!OKMAN帶您找工作」活動,主旨是邀請各行各業的職場工作者, 來與大家分職場生活照與工作經驗談分享。Mr.PM這次也很有榮幸的與台北人力銀行合作,分享一些自身創業的經驗,並提供未來想創業的網友,提早對自己未來的創業預先做好準備。

在歷經在電信、手機軟體領域創業之後,常常會這麼覺得:「要是之前有人先跟我講過這些事情就好了」,要是可以先像小朋友注射霍亂、天花…等傳染病的預防針,在創業的路上就可以少犯點錯、少走點冤枉路。在這邊筆者也整理一些過去的創業經驗,提出五個預防針方案,給有興趣電信、手機軟體領域的朋友參考。
閱讀全文

【與白蘭氏雞精合作的工商廣告文】提昇自己的專注力

(本文為廠商合作專案,作者另領有微薄稿酬。特此公告。)

這次白蘭氏雞精來邀稿,談到這次白蘭氏雞精的訴求在於:「腦力提昇」(可到白蘭氏活動網站觀看相關資訊)。主要目標客群之一,就是我們這群做企劃和產品經理的人,因為做這類型工作的人,因為工作操、壓力大,常常該休息都沒辦法好好休息,所以會造成腦年齡比實際的年齡大,可能會造成「專注力不足」,進而影響工作效率。
閱讀全文

Mr PM專欄搬家大功告成

大概經歷一個禮拜辛苦的搬家,終於把PIXNET上的文章,大部份都成功的轉換過來了。新的網址很好記,https://mrpm.cc,希望這個網址可以帶給這個部落格更大的流量。

anyway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了,有你的支持,才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喔。

--
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:訂閱免費電子報
我的線上課: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,歡迎大家報名

關於作者:Mr.PM 下午先生

Nokia購併行動背後的策略意涵

這次我們來聊聊Nokia在2007年一連串併購的行動中,到底有什麼策略意涵在背後支持著。

Nokia在2007年有幾個重要的併購案:

  • 2007/7收購Gate5(導航軟體開發)
  • 2007/11Nokia併購Navteq(重量級圖資廠商)
  • 2007/12Nokia併購Avvenu(透過手機存取辦公室文件solution)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