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或焦慮。
「每天上班雖然都很忙,但自己老覺得很空虛。」「懷疑自己是不是選對行業、走對路。」
「職場上面對老闆的臭罵、專案的失敗、同事的難搞…等摧殘之後,總覺得人生缺乏了熱情。」
「好想放個假!但事情又做不完。」
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或焦慮。
「每天上班雖然都很忙,但自己老覺得很空虛。」「懷疑自己是不是選對行業、走對路。」
「職場上面對老闆的臭罵、專案的失敗、同事的難搞…等摧殘之後,總覺得人生缺乏了熱情。」
「好想放個假!但事情又做不完。」
其實很早就想寫這篇了,一直到(番外篇) 怎麼沒人把報告拿來funP推呢?這篇獲得了40個推薦,我就忍不住想要寫些文章來抒發一下了。因為對筆者而言,這篇並沒有寫的很好,我在這篇文章上用心的程度,其實落後其他文章很多。
可是像今天筆者發表的需求溝通的藝術,這篇筆者卻實花了很多時間在撰寫,撰寫的內容也是筆者在各個場合分享時,大家都覺得還不錯的產品經理心法。寫完之後筆者也自己重讀了好幾次,雖然比起其他知名blog尚遜色許多,但至少有比本blog其他文章都好。可是在推文數量上,卻遠遠少於(番外篇) 怎麼沒人把報告拿來funP推呢?。
產品經理經常需要與RD進行需求溝通,有個很有名的幽默漫畫是這樣畫的。
在上一篇有提到五個可以思考的方向,來幫助現有的產品注入新生命。這邊Mr PM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。
在我們最常用的背包,該如何替這個產品注入新生命呢?在腦力激盪的主題上,我們選擇了「一個背包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安全的元素,吸引更多人來使用?」,而這個安全要素,不一定代表是真正的人身安全,而也可以是「讓用戶使用上不用擔心」。
產品經理都會面臨到產品的成長瓶頸,甚至是生存與否的關鍵。拼命的去做焦點團體,因而詢問到有辦法用來突破瓶頸的想法,其實機率很低(這麼好問到的話,那就不會是成長的瓶頸啦)。Mr PM有幾個自己常用的方法,來重新定義產品,打破成長的極限。
閱讀全文
這是引用William A Sahlman的一篇文章,他本身就是個接觸過許多創業家與看過許多創業計劃書的人,筆者引用他其中一個比較表,給大家參考和笑一笑。
其實輕鬆歸輕鬆,這個表格不只給創業家,其實裡面很多觀點,也可以給產品經理一個借鏡和反思,可以依此檢視自己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。尤其筆者對 “許多顧客一直吵著要看到我們的產品上市” 和 ” 我們還沒有要求他們付錢購買我們的產品” 這一點,非常的認同啊。
在這邊談的產品功能取捨,指的是當產品開發團隊「發散」出許多產品應該有的功能後,最後該怎麼「收斂」成真正可以商品化的議題。
閱讀全文
周文賢老師在2008年3月6日病逝在台北醫藥學院。
周文賢老師是台北大學企管系的教授,筆者在念書時,有幸上到周老師的課程,還記得那時候這門課程叫做「多變量分析」。
老師在課堂上舉的很多例子,都讓我印象深刻。
閱讀全文
Mr. PM在系列文章中提過產品經理的正確定位與如何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。在這篇,要回來探討的是更基本的問題:「產品經理的價值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