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負責的指標設計課程,已在 商業思維學院 的 產品經理學程 看得到。
產品經理學程 的基礎和進階,共有37個小時的學習內容,還外加作業解說和直播互動(不算在這37小時內),我覺得超划算的,大家不妨考慮看看。
閱讀全文
我使用 Slack 好多年,有幾個我發現的使用誤區,我想要整理在這邊,有些也是我常犯的錯,也檢討、提醒自己。
常常都是這樣,就是 Channel 數比公司員工數還多,你遇到一個問題,你還得花時間想一下,到底你該發在哪個 Channel。不然就是望著這麼多 Channel ,忘記之前是在哪一個 Channel 討論某件重要的事情,切換了好幾個才找到。
心得:不要想到就開 channel,要跟大家的認知做個對齊,建議在公司內有個使用規範。
筆者在這邊把自己一些利用google doc來協助產品開發和提升公司遇作效率的經驗,與大家分享。
閱讀全文
傳統而言,腦力激盪會議的型式都是要大家排排坐,頂多桌上多了些甜甜圈。
但這樣的一個腦力激盪會議,通常都得強制要求大家參加,並且要事先準備ideas,而且在會議當中,常常大家都會因為還有事情要忙,腦袋會卡卡的,效果會很差。
閱讀全文
(本篇轉自筆者發表在另一個blog的文章)
想Domain name真是個超級困難的任務,一群人鎖在辦公室裡面一籌莫展,有時候好不容易想到個名字,但是卻早已經被人家註冊了。
英文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,要想個好名字,自己在那邊空想是沒用的,得需要有一些Input,除了翻字典外,或許可以借助一些英文名字產生器來幫忙。
俗話說:一個人的職場競爭力取決於他怎麼利用下班的時間。
說的很有道理,不過筆者下班以後,都是累癱在沙發上,哪還管什麼進修啊、競爭力。難得想打起精神來看點書,發現確常常精神力不集中,看沒兩下子又想回到沙發上,當個不需要動腦袋的人。
很多想增強自己競爭力的人,但是本身的個性有可能跟Mr PM很像,非常不具備Hard working和堅持到底的毅力,只要和職場工作的比較沒關係的進修,通常都會草草了之。到底我們這種人該怎麼辦才好?是否有那些社會上的典範,可供我們這種人一些啟發。
再換個角度來看「會議內容」,也可以從「會議發生的頻率」來分類各式各樣的會議內容,探討每種不同會議的本質與管理重點:
閱讀全文
關於開會的技巧大家應該都滾瓜爛熟了,這邊也不需要再炒冷飯。簡單的摘要大家所知道的會議技巧:
大致上就是「要準備議程」、「要有決議」、「要追蹤決議施行結果」。其中的管理原則就是要「會而有議、議而有決、決而必行」。
這邊要換個角度來看會議,因為大家所熟知的「避免會而不議、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」的會議管理原則,並沒有碰觸到會議的「組成元素」和「會議內容」兩個重要項目。事實上,會議的「組成元素」和「會議內容」,也是影響會議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