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論參加各式比賽或補助案,最多評審問過,也幾乎是最難答的問題就是
「萬一 Google, Facebook 之後和你做一樣怎麼辦?」
這個問題其實很難答,沒人沒錢的狀況下,賽道一樣,然後巨頭們也很認真投入,你說你可以打贏 Google 和 Facebook,我自己都不敢信。
你說 Google 不會做這個題目,其實市場夠大,巨頭就會有興趣。
你說你有網路效應、專利保護,其實這是有一點護城河,但很淺。
閱讀全文
分類彙整: 雜項
數字背後的思維陷阱
先前一場直播有同學問
「參加過這個產品經理學習營的人,有多少百分比真的可以轉職成功。」
這是個有趣的問題,但是是可以幫助決策的問題嗎?
說實在的,沒有這個數據。如果有這個數據,我也很想知道。但我認為,產品經理的思考習慣就是,凡事都要問一句 “So what?”
當你拿到一份資訊,重點應該是:「你會因此做什麼決定?」
閱讀全文
以終為始: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產品經理
我承認是有點標題殺人法,但是我覺得很多人都誤用以終為始的思考法了,顧名思義,你對終點的描述越清楚、越詳細、越有證據支持,那你成為厲害的產品經理機會就越大。
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定義,什麼是厲害的產品經理,所以就在 104 的直播講座分享了這個投影片,沒想到迴響熱烈,QA 就回答了一個小時,足足回答了 75 個問題,真是講到喉嚨都燒聲了。
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
閱讀全文
AI + 讀書 = 沉浸式閱讀
大多數人把 AI 視為加速資訊吸收的工具,比如讓它做摘要,讓我們更快「讀完」一本書。但這其實錯過了一個更重要的機會:「AI 能夠讓閱讀本身變得更深入、更有趣」,甚至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沉浸其中。
閱讀全文
敏捷式產品成長:數據試算 + 迭代調整,精準達成目標
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,光有成長目標還不夠,關鍵在於如何敏捷地適應變化,並找到最有效的提升策略。
你的產品活躍用戶數是否一直無法突破?Retention(留存)和獲客策略該如何平衡?如果你曾經在這些問題上卡關,我想跟你分享我的數據試算表,還有使用方法,幫助你不用再拍腦袋做決策,透過一張試算表,你就能快速驗證假設,靈活調整策略,讓活躍用戶穩步成長!
閱讀全文
40歲的反思 I:不需要更多的努力,而是需要更好的決策
流量策略的三構面

在現今的數位時代,無論是產品、服務還是內容,流量都是企業發展的命脈。然而,如何將流量轉化為資產,並推動成長的飛輪,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。本文將從三個構面來探討流量管理:流量來源、流量沉澱為資產,以及資產如何推動飛輪運轉。
敏捷式問題解決:不要找 root cause,優先找 sweet spot
我曾在演講上,分享一段我閱讀「BCG 問題解決力」這本書後的心得,想說也藉此機會寫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閱讀全文
歡迎報名我的線上課 ft. 商業思維學院 (內有折扣碼)
次郎壽司食記 (愛飯團東京美食團), 吃美食也能再更上一層樓?
2017年光臨次郎壽司,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,但我的食記怎麼也寫不過詹宏志大大這一篇:關於次郎壽司,重點或許不在於「好不好吃」⋯⋯。所以我今天借題發揮,用標題騙大家進來,今天更想寫寫「吃美食」這件事如何再更上一層樓。我覺得我寫的角度很「獵奇」,請大家看完不要把我當神經病就是…XD。
閱讀全文
東方快車謀殺案 與 換位思考
東方快車謀殺案,原本以為就是一個偵探解謎電影,有人被殺了,火車上又算是密室,人人都有嫌疑。所以套句柯南的話說,這就是一個密室殺人案件。
這部電影精彩的地方在哪呢?是主角赫丘勒·白羅近似神的觀察和推理能力?還是人人有嫌疑,但個個沒把握的緊張感?都是,但這都太一般了,都是一般人在進電影院就可以想到的,只是用這些觀點來拍片,這部片不會很厲害的。
—以下爆雷—
閱讀全文
因為無法用言語表達,所以我選擇跳舞
以前印象中聽林懷民說過:「就是因為這種情感無法用言語表達,所以我才選擇了舞蹈」(人和話我都記的有點不清楚了,有錯的話請指正)。
閱讀全文
創業前要打的五支預防針
(本文為廠商合作專案,作者另領有微薄稿酬。特此公告。)
「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服務處 台北人力銀行」主辦的「走吧!OKMAN帶您找工作」活動,主旨是邀請各行各業的職場工作者, 來與大家分職場生活照與工作經驗談分享。Mr.PM這次也很有榮幸的與台北人力銀行合作,分享一些自身創業的經驗,並提供未來想創業的網友,提早對自己未來的創業預先做好準備。
在歷經在電信、手機軟體領域創業之後,常常會這麼覺得:「要是之前有人先跟我講過這些事情就好了」,要是可以先像小朋友注射霍亂、天花…等傳染病的預防針,在創業的路上就可以少犯點錯、少走點冤枉路。在這邊筆者也整理一些過去的創業經驗,提出五個預防針方案,給有興趣電信、手機軟體領域的朋友參考。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