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「兩倍效用論」來促成行動、養成習慣

拖延,不一定是懶。很多時候,是你「做這件事,感覺不划算」。

這時候,試試看一個概念:「兩倍效用論」。意思是:你要做的每一件事,都讓它不只一個好處。

像我以前也一直想去健身,繳錢、下定決心,結果還是懶得動。後來我換了一間有日式熱浴池的健身房,運動完可以泡湯放鬆。一個動作,兩倍效用:身體變好,心情也好。

用兩倍效用論,來改掉換習慣

這是我從 好好理財 這本書學到的思維,亂花錢?就告訴自己:「要花,就得花出兩倍效用。」

吃一頓大餐?找朋友一起,變成吃美食+社交。想買名牌?就把它拍成短影片,變成記錄+分享。

兩倍效用不是花更多,而是「讓每次付出都會更值得」,當你想不到怎麼做才有兩倍效用,那自然錢就省下來了。

用兩倍效用論,應用在工作上

這樣的思維同樣也可以用在工作上。

之前團隊內固定都會寫的產品月報,內容是這個月做了哪些功能、成效怎麼樣、接下來要做什麼。本來只是寫給內部團隊看的,一種例行報告。

後來做了一個小調整:把月報的內容,挑幾段可以公開的,稍微整理語氣,順手變成一篇 Medium 文章。

不需要太多重寫、沒有額外加班,就只是把現成的內容重新編排發出去。

卻增加了公關的效果,讓外部的人感覺到,我們是一個透明、積極迭代、有持續進展的團隊,建立起產品品牌與信任感。

這就是「兩倍效用論」的完美體現:一份原本只有內部效益的工作,透過重新包裝,順手產出品牌價值。

不勝枚舉的例子

和用戶做訪談?邊訪談邊記錄用戶的用字遣詞,用來優化官網文案。
開內部培訓講座?順手錄起來,變成對外內容,做好僱主品牌。
把會員電子報整理一下,就變成官網的 blog 文章,賺 SEO 流量。

真正厲害的不是做得比別人多,而是同一件事,賺得比別人多。

--
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:訂閱免費電子報
我的線上課:數據化營運產品增長產品企劃力,歡迎大家報名

關於作者:Mr.PM 下午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