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恐嚇」,是現金財經周刊界對「自我職涯發展」這個議題上的主要銷售手段。
這些周刊大概不離這些話語:「股市下跌、出口減少、資金外流、高科技產業出走、失業率提高、金融危機……,總體經濟成績單上傷痕累累之外,新舊經濟中的產業龍頭也紛紛發出警訊。」,看起來,一切都很糟糕。
再不然,最恐嚇讀者的話大概都是這樣寫的:「比較在兩岸大學授課的學生表現。分別在兩邊的課堂上出了同樣一個習題,台灣的學生要一到兩個星期才會交作業,大陸的學生最快的有人隔天就交習作………真不知道未來台灣的年輕人怎麼和對岸競爭。」
而最糟糕的是,有些人一旦被作情緒上的恐嚇了,就在那邊窮緊張,擔心自己的飯碗未來將沒有著落
這真是東施的失敗,老是在擔心西施搶光所有的男人,而自己將老死而嫁不出去,然後就開始捧心與鎖眉,結果反變成大家的笑柄。
因為那些大陸精英再強,一天也是24小時,不可能搶盡所有機會。
在經濟學理論中有一個叫做「比較利益法則」,裡面有個敘述是這樣的,就算是不論在生產各項東西上,甲國都比乙國有效率,但是甲國和乙國還是需要分工生產不同的產品,再藉由貿易,將兩國福利達到最大化。
而這個理論有個重點,就是甲國和乙國,是不是有足夠的智慧,知道自己該站在什麼位置,各要生產什麼不同的產品,再來進行貿易,若甲乙兩國都生產一樣的東西,則當然別怪生產力較弱的乙國,產品老是拼不過甲國,也別怪生產一樣東西的廠商,老是往甲國跑。
所以,東施們,不要再學西施眉頭深鎖了,學的越像,只會讓情況越糟糕,當你發現別人在某方面比你強,最有智慧的答案是:「和他合作」,而不是老是想怎麼扳倒他,只要找出自己分工的位置,好好的做,自然不必愁失去競爭力,而那些週刊與月刊的報導,就當作多多了解總是有益,但是害怕倒是不必了!
但是東施也別太樂觀了,因為現在的問題反而變成是,哪一個位置才是「對」的位置?
--不想錯過我的新文章:訂閱免費電子報
我的線上課:數據化營運、產品增長 和 產品企劃力,歡迎大家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