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 on 2023 年 03 月 13 日 by mrpm
內容生成很重要,但內容分發(Content distribution)更重要。
雖然說內容生成時,你所抓的主題,就決定了 Content distribution 的難易了,就像是好產品就會比較好推,好的內容主題也會比較好推。
但除此之外,Content distribution 還有超多事得做。
一篇文章生成後,要思考的是,我怎麼針對 FB 粉專的特性,生成長文、多圖文、連結文,然後針對 IG 的屬性,生成適合 IG 的內容格式。
甚至轉個文體,從敘事文變成問答集、懶人包,轉個 Content Type 變成 YouTube 影片、Podcast、Reels。
若你要把內容分享到討論區、社團,你要看看這些版或社團的規定,什麼能發、什麼不能發,格式又有什麼限制,為了要能分享到這些地方,一定要把內容再做了點修正。
文章的本身也要考慮 Content distribution(如:SEO),要寫的是長尾文還是趨勢文,標題、內容撰寫方式、標籤怎麼下…etc,過期的文章是否有機會改標復活,這些都是議題。
留言區也不能放過,沒有人吵架的留言區就不熱鬧,沒辦法相對應創造分享,更沒辦法得到演算法的青睞。
最基本的就是要回留言,沒什麼留言的話,那要假裝一些樁腳進去吵架嗎?還是本身文章就有搞點爭議,自然留言區就會熱鬧起來。
所以說到底,我們寫的不只是一篇文章,而是一篇文章 + 三篇 FB 貼文 + 二篇 IG 貼文 + N 篇社團和討論區分享 + 一則 Reels + 一集 Podcast…..
同理,若本來是一集 Podcast 也是,你做的不是一集 Podcast ,而是一集 Podcast + 三篇 FB 貼文 + 二篇 IG 貼文…..
恩~內容分發的學問真的好深啊!!
--我的線上課:數據化營運 和 產品增長,都上線囉,歡迎大家報名

- 資深產品顧問、數據化營運專家、企業內訓講師。 這邊有更詳細的個人簡介
- 過往演講 投影片整理
- FB社團:Growth hacker秘密筆記簿
- 免費 Office Hour:線上預約我的 Office Hour
- 數位時代訪談:做好產品經理三法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