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客觀的評估點子

因為開課開的多了,擔任評審也當得多了,漸漸發現一種對創意的評價方法,實際用在自己的創業上,發現其實妙用無窮,特別來跟各位分享一下。

點子產出後,接下來最大的問題是:「這個點子有足夠的商業價值嘛?」或「這點子有足夠的潛力,讓我值得繼續投注資源去做prototype嗎?」。遜一點的,會去收集市調機構的市場規模數據,用擲茭抓一個市佔率(然後還自以為很保守),用心一點還會記得加上一個成長率參數,然後用此來評價點子的好壞和價值。
閱讀全文

那些重要,但卻常被忽略的APP spec

除了APP的主功能、亮點功能以外,其實有很多重要的spec,你可能會在APP上線一陣子後,才會拍腦袋的說:「啊~我怎麼當初沒加這個」。小弟我也經歷了好幾次這樣的過程,所以在這邊紀錄一下提醒自己,並分享給大家。

這些其實就是產品所謂的隱性規格,通常這些規格和精準行銷、營運、優化、客服都有相當的關係。
閱讀全文

如何用「因式分解」評估你的APP idea Part II

承接上一篇提到的APP idea的因式分解公式,本篇要針對每個Term做些深入說明,先來回顧一下因式分解的公式是啥:

營業額= {Mobile AD + [(用戶需求關鍵字搜索量 x 搜索引擎優化率) + (議題操作擴散度 x 議題轉換率) + Direct流量] + (Viral因子 x Viral種子) + 自然下載 + 媒體報導 + (排行榜外部性 x APP使用者經驗 x 鼓勵評價機制)} x (需求強度 x 需求頻率 x 回訪轉換率) x(商業模式 x 付費者的付費習性 x 付費者自己的利潤率 x 競爭態勢)

這樣一個公式,可以拆成三大塊:

  • 下載量 -> {Mobile AD + [(用戶需求關鍵字搜索量 x 搜索引擎優化率) + (議題操作擴散度 x 議題轉換率) + Direct流量] + (Viral因子 x Viral種子) + 自然下載 + 媒體報導 + (排行榜外部性 x APP使用者經驗 x 鼓勵評價機制)}
  • 回訪率 -> (需求強度 x 需求頻率 x 回訪轉換率)
  • 營利模式 ->(商業模式 x 付費者的付費習性 x 付費者自己的利潤率 x 競爭態勢),商業模式共有哪些種類,可以參考一下這篇

閱讀全文

如何做出登上排行榜的APP – Timely.tv經驗分享

除了我們自己的APP Timely.tv電視精靈外,敝公司也有不少次協助客戶登上排行榜冠軍。不敢說自己用的方法是最有效果的,但是希望把自己的部分課程講義share出來,給大家參考看看,也希望透過這樣的share,可以和APP的開發同好,一起做異業合作、策略聯盟或交換Banner
閱讀全文